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第二地,第三地,无数的地方,百姓联合起来反抗衙门的镇压。
如果说这还是一盘散沙,没有目的的任意发泄的话,那么韩寓的一篇“讨贼激文,迎天子归朝”的文章,就将大齐的百姓联合在了一起。
讨贼讨的当然是那些无君无父的权贵,迎天子归朝,当然说的是箫争。
轰轰烈烈的内乱和战争,居然就这么在大齐开始了。
有些东西一心想要避开,但真的避得了吗?
当然权贵把持军权,一时间百姓的起义还是处于下风,但百姓人数多啊,结果会如何还真不好说。
大齐的动荡看在天下人眼中。
第一个国家因为均地制乱了,下一个又会是谁?
这也是让大晋贵族心思浮动的最主要的原因,不能再这么继续下去了,在这样他大晋绝对要步大齐的后尘。
其实这个时候,各国的贵族们也人人自危,心中的怒火也是越来越盛,而这些怒火都被发泄在了大晋身上。
而大晋的贵族在承受来自各国怒火的时候,心中也憋屈得不得了,直到达到顶点。
朝他们发怒有什么用?他们也是受害者。
始作俑者是司马皇室还有周复礼。
心中的憋屈,让他们不断给赵玄樱和司马鹿鸣施压。
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出现了,有权贵居然带着私兵闯进了司马鹿鸣的王府,非得讨一个说法,这也是赵玄樱居住在后宫,司马煜居住在皇宫,他们不敢闯,所以只有找上司马鹿鸣了。
这些权贵还是司马皇室的宗亲,带领着大大小小贵族,这些宗亲估计也看到了其中的可趁之机,那个位置原本没他们什么事,但现在不同了,司马煜和司马鹿鸣居然自己作死。
这么好的机会,他们怎么可能忍得住,这才联合诸权贵逼宫。
结果可想而知,赵玄樱有多愤怒,司马鹿鸣是她从小抱来养大,和亲生儿子没有任何区别,甚至可以说更加的珍惜,结果都敢带着人闯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