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3章(3 / 4)

有的人则是找到一条营生之道,既可以赚取钱财,又能巩固学问,不使时光荒废。

而且纸是一种崭新的载体,比竹简更加轻便。

纸书一定会更受欢迎,大有市场。

孔黑子打算开书了。

可是一时间不知道写什么,只能发动读书人的祖传手艺——抄!

一字不改的抄!

此时抄书并不可耻,反而极其崇高。

毕竟在竹简时代,文化传播全靠手抄。

竹简贵重!

抄书的人更不便宜!

抄你的书是给你面子,是给你扬名。

被抄的人也会感激涕零,甚至专程上门感谢。

两千多年后,很多盗版网站依旧干抄书的老本行,依旧自诩为原作者扬名。

却不知,无论古今,大作者才在乎名,扑街作者求的只是卖书的一日三餐,三餐都无着落,只能放弃写书,另谋他业。

要是能找到这些盗版网站的地址,一定有很多作者专程上门感谢。

众弟子觉得这事可行,于是商议起抄的内容。

抄书也不是光靠一个人就行的。

毕竟一本书的内容太多了,需要众人分别复述、互相印证,如果有分歧,还得多方打听,最终确认了才能下笔。

有条件的话,最好是将抄录好的书稿拿给原作者评鉴。

如果原作者不在了,就找他的弟子、传人或子孙,征得其认可和同意。

这么一琢磨,选择的范围立刻缩小许多。

众人好不容易安顿下来,不想再天南地北的折腾。

而且,这一来一回不知得多久。

得到许可,开始贩售的时候,大家早都饿死了。

虽然没有明说,但大家心照不宣——得挣快钱!

孔黑子挠了挠头,也不知道该抄什么好了。

这时候,一个弟子小声说道:“不如,我们抄录黄先生的学问?先生就在隔壁,能时刻向其请益。书稿作成后也能立刻请其斧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