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局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全国。
而各地的反应也开始产生。
最先对* 局做出反抗的。
正是天子脚下的京城。
一众富商们又聚到一起开会。
他们在商议对策。
也在计划更大的对抗!
这群人搞刺杀失败,但是搞市场对抗朝廷还是有一手的。
笑面虎开口就道:
“无妨,咱们让手底下的人罢市就行,这人世间谁不需要柴米油盐酱醋茶?谁的衣食住行离得开我们?连宫里面的娘娘,甚至皇帝老子都离不开我们的东西!三天,只要三天,那黄毛小子,绝对吃不了兜着走!”
笑面虎的话,得到了一众商贾们的赞同。
纷纷都是表示同意。
“此计甚好。”
“不错,就按照你说的办。”
“对,我们跟上,配合你。”
……
此时的紫禁城内。
朱瞻墡正在御书房办公。
最近他基本都在这里。
因为回家处理公务,有时都来不及。
连着好几天朱瞻墡都睡在了御书房内。
不管是内阁,还是诸部堂官,也都可以在这里迅速找到他。
最近推行新政,特别是* 局的事情,他更离不开身。
朱瞻墡感慨万千!
这也算是值班了!
一大早。
杨士奇就赶来御书房。
朱瞻墡一见杨阁老气喘吁吁地跑来,赶忙起身问道:
“怎么了?阁老。”
“大事不好了殿下,京城里的行商坐贾们,但凡是一个商人,那都开始罢市了,他们联合在一起,说殿下你的新政不让他们活了,所以纷纷罢市* !”
“还说,殿下此举新政,犹如贼寇强盗——就是在抢他们白花花的银子!”杨士奇愁容满面,接过递过来的热茶,也等待着朱瞻墡的意见。
朱瞻墡闻言,倒也早有准备。
他已经预到料这一点。
旋即,问道:
“他们是不是还不卖东西给老百姓们了?”
“殿下聪慧,正是如此,他们连老百姓日常所需的物资,都不打算出售了,说,除非朝廷收回新政!”
“呵,好!”朱瞻墡一笑道:“之前户部尚书赵大人就给我建议,如果新政推行下去,遇到有人联合罢市,我们就得早做准备。”
“殿下的意思,是已经有主意了?”
“嗯。”朱瞻墡点头说道:“现在锦衣卫是左都指挥使坐镇,唤他过来见孤。”
“遵命。”
一杯茶的功夫。
“参见监国殿下。”
“无需多礼。”
朱瞻墡将朱棣给的令牌亮出来,“左大人知道此物?”
“锦衣卫调令,见令如见陛下。”
“好,那现在我要你带北镇抚司锦衣卫三百名,再调给你五城兵马司的一千名精锐,由你来负责巡察京城各大商街店铺,但凡遇到罢市不出售商品货物给百姓者——当场诛杀!”
“臣遵旨!”
“还有,左大人你一定要记着,必须要当街诛杀,违法乱纪,坚定对抗新政者,切不可带回去!如果罢市的商铺掌柜,愿意现场悔罪,即刻前往* 局登记造册,那就饶他一命。”
“臣警记。”
朱瞻墡想了一下,
补充道:
“一直要持续一段时间,最后再交由给顺天府来巡查;这条巡查政策,一直要到商铺都老老实实做生意为止。”
“臣,明白了。”
左千户领命一走。
朱瞻墡攥紧手中的锦衣调令,有些沉默。
商人们这就开始反击了。
他们真以为联合起来,自己就不敢诛杀他们吗?
法不责众在咱这里,可一点用都没有!
笑话。
……
下午。
京城的一处商街。
一家卖柴米油盐的铺子。
一群百姓们围拢在店门口。
一个个情绪激动不已。
特别紧挨着的布匹店一样是关门的。
更是让百姓们再也安静不下来。
这可是要入冬了!
大家还等着添置新的棉絮还有衣服呢!
这还要不要人活了?
连日常吃食都买不到,真是要了人命。
放眼看去,整条街的商铺,都紧闭店门。
就没有一家开门的。
一些店的掌柜们,那都站在自家铺子门口,拽得跟什么一样,一个个故作无奈而又讥笑地安抚激动的客人们。
他们这群掌柜的就一个意思:
——那是朝廷不让我活,咱这生意就不做!
——咱也是小老百姓,也只是想赚点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