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输出!
郑康听闻这个词,浑身一颤,最开始的文化输出是大英帝国,后来变成了美丽国。
尤其是一战后,美丽国梦想砸碎大英帝国的牢笼,开始进行文化输出到全球各地,首当其冲便是晚清政府。
名闻海峡的清华大学,前世乃是西洋* 1911年,我们叫做辛亥年,此年成立的清华学堂。
最初是作为留美预备学校设立,资金来源于1908年美丽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
庚子赔款的理由,想必都不陌生,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城,烧杀抢掠,将各大王府和颐和园等等地方洗劫一空,一艘艘装运财宝的货船陆续运往欧洲、美洲、小日子东京,以及沙俄的莫斯科。
夺了财宝,烧杀抢掠之后,胁迫晚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其中一条,赔款各国列强军费亿两白银,为何是亿两白银?这是基于当时大清国人口亿人,相当于没人都要偿还1两白银。但大清国关税、各大税种被列强操控把持,钱根本入不敷出,列强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那就是这笔款分作39年连本带利还清,总计达到亿两白银。
为的,不仅仅是这笔钱,而是继续渔猎大清国民,将亿人捆绑在不停的月供、按揭当中。
当时,美利坚国的犹太精英分子,嗅到大清国的无能和容易被洗脑的可能,写信给时任美丽国总统的罗斯福,“二十世纪是文化输出的时代,哪一国能够在文化输出上占据优势,便可在世界争霸占据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