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女生耽美>眩晕> 第二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章(2 / 3)

教授说着,从我的手中拿走了小册子。

“从一开始说起吧……最引人注目的首先是他厌食。他不想用嘴进食,不想通过咀嚼后取得营养。他希望尽可能通过其他方法来维生,这是第一。接下来提到了你们所写的《占星术杀人魔法》一书。看来,这个叫三崎陶太的年轻人对此书很着迷,甚至能完整背诵书中的某段文字,这或许含有某种重大意义,在他后来的幻想中,不难见到此文的投影。

“再来这个要素也很有趣,就是陶太执著于世界将在一九九九年终结的‘二十世纪末日说’,这个潜在概念值得思考。在终结后的世界,人的样子完全改变了,皮肤变成焦黑色。太阳不再发出光辉,还有奇怪的动物在冰冷的世界里步行。陶太事先就有了这种潜在的幻象。我认为,这些潜在的风景早已经以一种类似于视觉体验的形式,被储存在他的侧脑联合区域【注】或海马回中。这样的记忆如何被唤醒则有必要做充分的查证。你怎么看这一点?”

【注】指位于脑部两侧的视觉、感觉、听觉等联合区域。

“关于这点,我不能完全苟同。事实上,这种幻象是很普通的现象。人在设想世界终结的时候,很自然地会想到这样的光景,这根本不需要靠大脑皮质的侧脑联合区域或海马回来记忆。”

“看来我们的见解不同。但对我来说,这些情节是一颗很重要的棋子,走了这步棋,接下来的游戏才会更有趣。”

“那么,请你继续。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待会儿再讨论。”

“还有一个类似的情节,就是文章提到他父亲主演的科幻电影《一切在今天结束》。我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不了解它的内容,但我推测,他对世界末日的幻想恐怕是受这部电影的影响吧。这部电影的内容,一定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大脑皮质中,成为不可磨灭的记忆。接下来令人感兴趣的情节是恋母情结。一直以来被陶太视作圣母的香织在某天早上突然变成了厉鬼。”

“嗯嗯……”御手洗兴奋地搓搓手,插嘴道,“可是,瞬间变脸也是女性常见的姿态喔。”

教授惊讶地看了御手洗一眼,继续说道:“再接下来,就是强盗上门抢劫这段莫名奇妙的情节了。这个描写究竟暗示着什么?头上罩着长筒丝袜,可以说是强盗的标准打扮,但奇怪的是长筒丝袜下面还戴着一个白色面罩,实在匪夷所思。能不能从强盗的特殊打扮,了解到陶太的思想呢?事实上,强盗用长筒丝袜套头,就已经能充分达到遮脸的效果了。”

“不愧是知名教授!”御手洗说道,“在这点上,我与你的看法完全一致。”

“御手洗君,难得我们的意见会一致啊。好,接下来就是不可理解的杀人情节了。强盗进门后举枪射击,他开枪的目标全部对着那个名叫加鸟的男人,可是不知道什么原因,香织竟然也死了。从这一点不难看出陶太的‘意’相当混乱。这里所谓的‘意’,想必你也明白,就是我们在理解大脑功能时提到的‘知、情、意’的‘意’。”

“说得非常好,教授先生。我也认为这点非常重要。”

“更重要的还是下面的情节。强盗向加鸟开枪,可是对付陶太,却只用了杀虫剂,这也是很耐人寻味的。”

“对,我也有同感。”御手洗点点头。

“之后陶太就跑到外面去了,迷失在不知何处的马路上,行人也向他射箭。也就是说,故事里面出现了各种武器的形象。”

“是的。”

“再接下来,陶太拨一一九报警。但他与外面的通信联系被切断了,电话虽然仍能接通,可是对方传来的不是有意义的话语,而是一连串的数字。他从外部世界听到的不再是声音,而是数字。我觉得这点是最重要的。他以这种形式认识外部世界。然后他离开房间外出,在电梯口前透过小窗户眺望江之岛,发现岛上的铁塔消失了,这一点也很有趣。在他眼中的外部世界,就这样慢慢地改变了,所以,江之岛也是很关键的一个地方。

“陶太乘电梯到一楼,发现玄关大厅里多了个摔角场。伴随着动物般的哄笑声,粗壮的男人在那里进行相扑比赛。陶太向这些男人诉说强盗的事,但他们听不懂,对外联系仍然处于断绝状态,这个情节也很重要,是我的一枚棋子。

“接着他离开玄关大厅,跑到稻村崎海岸,在那里看到了穿着肮脏短袖套头衫的巨型白兔在走动,这也是我的一枚棋子。然后,他发现眼前的湘南国道到处是裂缝,瓦砾覆盖其上,一片破败景象。杂草占据了国道,路上一辆车也没有。显然,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接下来另一枚棋子是,公寓大楼后方的江之电铁路不见了。还有一枚棋子是,他发现商业街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简陋的木板房。在房子的板壁上,用粉笔画着狗、树、人,以及意义不明的图案。更奇怪的是,这条木板房的街道好像是条幽灵街,没有一个活人,只有许多用两只脚走路的动物,他们从简陋的屋中出来,边敲钟鼓边舞蹈。我想这也是陶太噩梦中的一个场景,没有其他意义。

“他在这条幽灵街上踌躇,仅仅探视过其中一间屋子,那就是位于以前急救医院处的木板房。房内有一名老医生,但即使陶太走近老医生,老医生也茫然不觉。这个情节暴露了陶太的内在想法,即他不被世界上任何人所认知,外部世界的人甚至看不到自己,或者说他希望这样。这是文章中的重要部分,不能忽视。

“再接下来就更恐怖了。时间还是上午十点五十五分,但太阳消失了,世界进入黑暗时代。陶太的这种世界观值得引起注意。由于世界进入黑夜,更加超越常识的现象发生了,树荫下出现恐龙,并吞噬了陶太的左手。当他忍着疼痛走到路上,对面竟来了一名瘦得连头盖骨都清晰可见的男人,口中吐出了一连串数字。这也是我的棋子之一。

“然后,他返回自己的公寓,脱去被强盗杀害的这对男女的衣服。我首先想到的是这表现了陶太未成熟的性冲动,但接下来他又把两具尸体拖到浴室,自肋骨以下予以切断。显然,这又是我的棋子之一。让两名死者赤裸,并进行分尸,是陶太内心纠葛的表现。分尸后,陶太把女性死者的上半身和男性死者的下半身搬回餐厅,将两者合为一体,置于沙发床上。然后,他反复默诵《占星术杀人魔法》里的咒文。不久,那拼合而成的尸体居然真的复活了,从沙发上坐起来。不言而喻,这也是一枚重要的棋子,这种幻想,证明三崎陶太患了极为严重的神经病。”

御手洗听了连连点头。

“以上,就是我提出来要你确认的棋子。你有想对我说的棋子吗?”

“有啊,而且很多。”御手洗迫不及待地说道。

“哦,你也有很多棋子!那我愿闻其详。”古井教授说道。我屏息以待。

“我也从头开始说起吧。”御手洗从教授手中接过小册子,恢复靠着沙发的悠闲姿势。

“因为接下来是在进行游戏,所以我可能会说些与正题没太大关系的题外话。文章开始描写他的童年生活,讲了一个叫做《青苹果》的漫画故事。这个青苹果因为没有成熟,酸得很,所以许多动物只啃一口就马上吐了出来。但正因为如此,这个青苹果才能逐渐变小变轻;要是这个苹果又红又甜的话,可能就有动物会连皮带核把它吃进嘴里,咀嚼后仅仅吐出种子而已。换言之,正因为酸才能留下包着种子的果核。又由于果核小而轻,鸟儿才能叼住它运到山腰,如果很重的话,就只能一直留在没有水分的干燥土地上,也就不可能发芽、长成大树了。这个故事有着很大的深意,文章一开头就讲这个故事,实在大有玄机,这是我首先想指出的。”

古井教授感到有些莫名奇妙,问道:“御手洗君,你到底怎么看这篇文章?”

“我想这是某人的自我挑战吧。”

“也就是说,利用我这只‘鸟’,把这篇文章送到你的手上?”

“正是如此。”

教授扑哧一笑。

“可是御手洗君,直到抵达府上的那一刻,我都忘了身边带着这篇文章,也没有让你看这篇文章的打算。后来与你聊天谈到人类脑部的奥妙,才突然想到公事包里还有这篇文章,就顺便拿出来让你看一下。”

“教授,这不是大问题,就算是偶然让我看到吧,下面的棋子才是最重要的。”

“好,就当前面是垫场节目吧,那么接下来你想告诉我什么?”

“就是这段文字:‘我对水特别感兴趣……每当洗完澡拔掉浴缸的塞子时,我都会一直盯着水流出排水孔时形成的旋涡,感觉真是太有趣了。’”

古井教授露出茫然的神情,问道:“这段文字有什么重要意义呢?”

“或许在文章中,这段文字比其他文字更具有压倒性的意义,它隐含了非常恐怖的诡计。”

教授呆呆地盯着御手洗,说:“我完全不明白你在想什么和说什么。换了别人,我一定以为他在* 。莫非你想引述荣格【注】的理论?根据荣格的理论,水是没有形态的东西,可流向任何地方,最后在低处汇集,所以它是无意识的象征。”

【注】荣格(1875一1961),瑞士精神病学家,著名心理学家,分析心理学派的创始人。

“接下来,下面这枚棋子也很重要。”御手洗不理睬教授的迷惑,继续说道,“我拿出来的这枚棋子是陶太所看的书。他读遍环境污染、药物、自来水水质污染、介绍氯及由其转化的三卤甲烷知识的书。他声称读过自己房间书架上所有的书籍。不难看出,这类书籍肯定在书架上摆得满满的,而其他类型的书在他的文章里却只字未提。说不定,他房间的书架上有可能全部都是这类书籍。这种片面的读书兴趣,必定有其理由。所以,这是一条解开谜局的重要线索。

“从后面的记述可知此人非常认真地阅读和学习这类书籍。例如他提到日本从韩国进口大量大米,并利用溴甲烷对大米做熏蒸处理等,都符合事实。他又指出养殖用的渔网和捕鱼网,以及渔船或游艇的船底都涂上了名叫氧化三丁锡的有机锡系药剂,使日本近海受到污染,这也是事实。总之,他对污染情况的叙述找不到任何错误。由此可证明,出于某种原因,他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很深入的研究,而且他的大脑也很正常。不过,文中没有提到放射线照射这种杀菌杀虫法,此法是在越南战争期间开发的,最近开始代替药物用在食物保存上。文中没有提及,或许表示这篇文章不是最近写的。

“现代社会的食品污染,主要原因在于食品的生产也被工业制品化了。这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是农作物栽培时所使用的各种农药;另一方面是收获后为了防止腐烂而使用的各种防腐药物。前者叫做‘收获前农药’,后者叫做‘收获后农药’。说实话,农业本身就是违反自然法则的行为。它利用药物强制性地营造有利于某种特定食用植物生长的环境;每年收获时,又用药物来驱赶或杀死自然界中的鸟类和昆虫;收获后的食物,有一些又会被运到地球的另一边去,运输途中,食物会发霉、腐烂。为了防止食物受损,于是使用防腐药物和杀虫剂。

“我们的食物已经如同电视或汽车的生产一样,成为工业化制品了。为了提高利润,又是施肥又是施药,想方设法让农作物提高产量。收获后为了防止腐烂,又大肆使用防腐药物。毫无疑问,被药物浸透的食物进入动物的口中,是不可能不对动物产生影响的。其中最显著的表现便是猴子产下畸形幼猴,以及人类婴儿存活率的下降。人口和妊娠的比例并未有大的变化,但婴儿存活率下降,也就意味着自然流产的增多,而自然流产增多则有可能意味着包含染色体变异在内的畸形胎儿的增加——越是不适合生存的畸形胚胎越容易流产。目前,已经用钴十六放射性照射来代替‘收获后农药’。这么一来,不用防腐药物也可以长时间保存食品了。但也有科学家警告说,这样做存在着产生致癌放射性物质的危险。最近又有人提出,可以透过对植物DNA的直接改造来代替使用‘收获前农药’。

“总之,这篇文章所提及有关环境污染的内容,看来是应用放射线照射和DNA改造前的情况。他在文章* 别提到川崎的公害病患者,说明他对环境污染问题抱有非常浓厚的兴趣,我认为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噢,还有一个情节不能不提,那就是陶太处理柠檬时,香织说:‘还是把刀给我吧,让我来处理。’”

“这个情节也很重要吗?”

“对,重要,而且非常重要。再接下来要指出的一点,是优雅的香织突然变成厉鬼。其理由是陶太问她是否知道《一切在今天结束》的一瞬间,圣母般的香织突然变脸。不,更正确的说法应该是,香织好像取得非法捐款的政治家一样,露出了真面目。我觉得这点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关于此后的* ,我与教授的看法完全相同,不过,我还想补充非常重要的一点。”

“哦,是哪一点啊?”

“香织的胸部非常小。”

教授听罢目瞪口呆,我也感到很意外。

“这一点难道有重要的意义吗?”

“对,非常重要。”御手洗斩钉截铁地说道,“若按重要的程度来排列,它可以与前面说过的排水孔旋涡相提并论。真的非常重要!”

“你不是认真的吧?”

“难道我像是在开玩笑吗?我很认真的!接着我再出一枚特别的棋子,就是进屋的加鸟伸出手,想拉跌坐在地上的香织起身,但香织却用力地甩开他的手,而且说:‘别碰我!真讨厌!’”

教授保持沉默,或许他对御手洗脱离常识的发言已开始有了免疫力。

“下一步要走的棋子,是停在公寓一楼停车场里的汽车。这些车子的外表都被熏得黑黑的。不单单是汽车,还有公寓外墙也发黑,就连陶太跑出去看到的废墟城市同样是黑漆漆的,我觉得这同样是很重要的一点。”

“这黑漆漆的感觉,或许有点荣格的味道。按照荣格的心理学理论,黑与藏蓝表示无意识的世界,黄与白表示有意识的世界。在炼金术里,黑色表示最基本的物质。黑色又有罪恶、始源、潜在力量等意识;白色则与之相反,被认为是净化和变化。”

“不愧是教授,真是见多识广啊!”

“因为我一直都对荣格心理学有很大兴趣。”

“接下来应该走这枚棋子了。刚才,教授不是提到了陶太想利用电话与外界联络,却始终无法取得联系的这个情节吗?”

“是的。”

“陶太在电话中听到的是一连串的数字。可是,当他跑出屋外,徘徊于外面的世界时,街上只有山叶和三洋的招牌,却看不到罗列数字的招牌,这里似乎出现了小矛盾。我觉得这一点也必须加以注意。”

“不错,我多少也注意到这点。不过,陶太从路上与其擦肩而过的人口中也听到一连串数字。”

“对。这表示当数字以口头传达的形态出现时,他才能认知。”

“这又有什么意义呢?”

“当然是有意义的。此外我还想指出的一点是,十一点前后,太阳消失了。文章对于时间的记述非常明确,正如前面能正确无误地描述环境污染那样,就这篇文章的总体风格来看,这一点确实是比较罕见的。”

“正因如此,你才认为这是一篇很有逻辑性的文章吧?”

“是的。连出事那天的日期也交代得一清二楚。”

“日期?”

“对。文章不是清楚写明那天是天气晴朗的五月二十六日吗?在后面的段落,又清楚说明那天是电视剧编剧梶原一骑因犯伤害罪被东京爱宕警署逮捕的第二天。我自己都还记得,那时确实发生了电视剧编剧被捕的事件,还有国立预防卫生研究所技术官员新药泄密事件。文章对于事件发生的时间记述得清清楚楚,如此从头到尾严格符合逻辑的文章是很少见的。所以我很难认同你所说的,陶太思想混乱甚至精神分裂。”

“我只能说你是在和我,以及其他学者做出的符合常识的判断唱反调。你明知无论是谁在读了这篇文章后都会觉得荒唐的情况下,还故意向常识和权威发出挑战,是不是?”

我也觉得教授说得有道理,可是御手洗却在一旁微笑,不为所动。

“你竟然会提出这么荒唐的意见,真让我吃惊。”

“是否合理暂且不提。另一个引起我注意的地方是太阳消失的时间。陶太是如何得知太阳消失的时间呢?”

“当然是看表才知道时间的。”

“可是教授,他看的是怀表哟!陶太只有二十一岁,二十一岁的青年通常都使用手表吧?”

“不管是二十一岁还是十九岁,持有怀表又不犯法。这或许是陶太的习惯吧。”

“就算如此吧,但还有一个非常奇怪且难以理解的事实。在这之后,他的左手被怪兽吞噬掉了,如果他戴的是手表的话,这手表也肯定被损毁了。正因为他持有怀表,才能发挥报时的作用。”

教授又露出惊讶的神色。“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难道不是偶然的巧合吗?御手洗君,你认为这个情节也有重大意义吗?”

“是的,意义非常重大!这是继水的旋涡、香织的胸部之后的第三重点。”

“哈哈,那就让我领教一下你的本领。我总算引出了你荒诞不经,并且先后矛盾的棋子了。”

“你马上就会明白的,教授。”御手洗兴致勃勃地说道。他的样子就像眼前摆着许多上等食材的厨师。

“还有一些重大的要点,譬如公寓大楼电梯中的按钮写着‘关’字,也是一个重点。”

“你说什么?那不是理所当然的吗?”教授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来。

“不,这也是令人吃惊的地方。接着来看看切断两具尸体的场面吧。我和教授都有解剖尸体的经验,这部分的描写,让人感到格外的真实,像脂肪渗出黏在手上滑溜溜的感觉,没有解剖经验的人是难以想象的。如果这真是荣格的梦境,对这部分的描写恐怕就不会这么详尽了。”

“确实,这部分的描写特别冗长,若是梦境,或许会简短得多。”

“啊,终于说到这里了!下面这个场景——在切断尸体途中突然失去知觉,不久后醒来去洗脸——也很重要。主角在洗脸池中放满水,洗完脸后拔去塞子。此时,他目不转睛地看着排水形成的旋涡,文章写道,这旋涡呈右旋。”

教授又露出惊讶状。“这段描写又有什么玄机呢?”

“还记不记得文章开头也说过排水旋涡的事吗?但那时候写的是左旋。”

教授从御手洗手中取回小册子,匆匆翻动书页,看来要亲眼证实御手洗说的话是否真实。

“确实如此。可是又有什么意义呢?我想不见得有什么微言大义吧!说不定是印刷错误呢。”

“我不这样认为。当然,如果只看这一点,不能绝对否定印刷错误的可能性。但文章中其他所有要素,都告诉我这里所说的‘右’和‘左’是正确的。”

“哦!是吗?”教授惊讶地说道。御手洗净说些稀奇古怪的话,教授看起来已经有点厌倦了。

“其他还有什么吗?”

“就是以上这些了。接下来,我们就用刚才提出的棋子,来搭建各自的推理模型吧!”

“使用对方提出的棋子可以吗?”

“当然可以。那么请教授先讲吧。”

“我对这篇文章一直很感兴趣,不过几经考虑,到现在还得不到一个清晰的结论,所以我只能一边思考一边说了,可以吗?”

“没问题。”

“你的想法很奇怪,认为这篇文章为正常人所写。我当然没有这种非常识的想法,只能认为这篇文章是有病的大脑狂想的产物。至于所患病症,可以依据患者的病感,对他患有的精神分裂症或躁郁症作某种程度的判断。一般而言,前者无病感,后者则为病感过剩。”

“所谓病感,是指患者对自身患病这一事实的意识吗?”御手洗大概是为我发问。

“是的。我读这篇文章时,想起了很多事情。首先是一九八二年二月发生的日航坠机事件,在羽田冲海面上空做逆* 操作的片桐机长,经过三个月慎重的精神鉴定,被确定患了妄想型分裂症。记得当时也有人认为他是因工作压力太大,患上了身心疲惫症,但最终还是确认为妄想型分裂症。我从这篇文章中,也见到陶太身上患妄想型分裂症的特征。所以他既不是身心疲惫,也不是躁郁,而是分裂症,还是重度的分裂症。

“关于陶太的脑部功能,也就是在知、情、意三方面的表现来说,意的功能看来没有什么异变,但在知和情两方面,则可看到明显的异常。陶太的分裂性格,是由知和情的混乱所引起的。首先我怀疑陶太的杏仁体是否正常。以猫来说,即使完全切除大脑,只要下视丘健在的话,猫仍能做出愤怒的表情。如果在下视丘的特定部位埋入电极,一旦予以电流刺激,猫除了做出愤怒的表情,还会袭击置于它旁边的老鼠。

“研究显示,位于大脑边缘系统的杏仁体与情感波动大有关系。对杏仁体予以电流刺激,或使之受伤、向其注射化学物质,就可以引发其人勃然大怒或使其变得温顺,食欲大增,性冲动也会高亢起来。情感冲动与本能行动互为表里关系。食物与异性能挑起愉快的情感冲动,动物便向这些东西接近,做出本能行为。下视丘是发现情感冲动,并导致本能行动的场所,而杏仁* 于把情报输送给视丘的前沿位置,具有判断外部刺激的功能。由上所述,我怀疑陶太的杏仁体很可能出了问题。

“御手洗君,我想你也知道这个著名的实验:弄坏猫的杏仁体后,它把饲料误认为异性,主动做出性行为。黑猩猩的实验也是类似,在正常情况下,让黑猩猩看到蛇或头盖骨之类的东西,它会露出惊恐的表情,一旦破坏它的杏仁体后,它就对上述物品视若无睹了。这说明了杏仁体具有判断目击物件之生物学价值的功能,一旦杏仁体受损,这功能就失常甚至消失了。上面的实验证明了这一点。

“就是说,动物的情感冲动是生物学价值判断的表露。当某一刺激被判断为对个体有益,便引起愉快的情感冲动,使其做出接近行动。反之,当另一个刺激被判断为对个体有害,便引起不愉快的情感冲动,于是导引动物做出逃避乃至攻击的行动。脑的这种功能对于动物的生存至关重要。

“纵观陶太的行为,譬如对进食的厌恶、对尸体的强烈爱恋,以及对分尸行为的向往等,可见他的情感冲动与一般人有很大区别,我推测这与他的杏仁体病变有关。”

古井教授就像给学生上课似的滔滔而论。御手洗没有插嘴,交抱双臂静静地听着。教授的口气很自然地流露出日本一流专家的威严。

“还有另一种可能性,稍后再说,反正我也是一边思考一边讲述。接下来再谈谈‘知’的问题吧。此刻在我脑际浮现的,是所谓的‘跟随现象说’。这是上世纪某位学者提出的学说,想必你也有一定的了解。做个粗糙的比喻,思想相对于脑髓的关系,就相当于胆汁由肝脏分泌,尿液由肾脏分泌一样。这个学说与‘创发说’有共通之处,不过它是唯物论的产物。由于对涵盖知、情、意各领域的脑机能分析不断取得惊人的成果,使我们逐渐开始接受这种观点。

“譬如要回答笛卡尔【注】所提出的‘梦的怀疑’的问题,心究竟处于脑子的哪个部位呢?又或者在布洛德曼所提出的脑地图中【注】,心位于何处?我觉得现在已有条件进行探讨。假设把心与脑直接联结起来考虑,即认为心这种东西是在脑子内部发生的现象的话,那么‘培养脑之梦’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将慢慢变得没有区别。笛卡尔的所谓‘梦的怀疑’,梦与清醒的界线似乎也变得越来越模糊,现代人倾向于把它闭锁在脑中。在现实生活中得到的感受,与脑中纯粹培养出来的‘心’之认识,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了。如果是这样的话,即便假定世界上的所有事物实际并不存在,那持有这些理念的意识,亦将不会产生任何变化。看了这篇文章,使我有了这样的想法,或者可以说,它迫使我承认这种思考方法。

【注】笛卡尔(1596一1650),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被称为“解析几何之父”。

【注】即布洛德曼区。一九〇九年,德国的科学家布洛德曼出版了一幅大脑皮质图,将大脑皮质依组织的特性分成五十二个区域.

“现在不妨来考虑一下通过视觉认知现实的模型。此刻,我的眼睛看见这个茶杯,由这个陶瓷物表面反射电灯的光线,透过眼睛内的透镜在视网膜上成像。在视网膜上,映出的茶杯被分解成许多点,一点一点的情报透过一根一根的神经纤维转换成电波信号,以左右半交叉的模式传到位于大脑皮质后部的视觉联合区。这个视觉联合区,大致位于布洛德曼脑地图的十七、十八、十九区域。大脑皮质的视觉联合区收集这些一点一点的情报,组合成线情报,并提取出这个茶杯的倾斜、曲率、移动方向等富有特征的性质。这些提取出来的情报又被送往其他区域进行处理。譬如关于色彩的情报集中在十九区域处理,关于形状的情报在下侧脑回部,有关空间位置和距离的情报则约在头顶联合区后部。这就是说,有关形状与空间的情报,是由大脑不同的领域分开处理。

“再以猴子为例,它是如何判断眼前的物体是否是饲料,并做出伸手取食的决定的呢?如上所述,视觉电波信号被送往视觉联合区,在那里提取特征,然后在下侧脑回部进行形状识别,再加上杏仁体的认证,下视丘就能判别是否为饲料。下视丘还能判断眼前的东西是已见过的东西,还是陌生的东西。这种判断功能也是极为重要的。记得一九八二年的《大脑》杂志刊登过一篇有趣的研究论文。在猴子眼前放置一个荧幕,荧幕上交替映出猴子脸部、风景照片和水果照片的幻灯片。开始放映各张幻灯片时,猴子就算有回应,实验人员也不会给予果汁作为奖励。但从第二轮放映开始,若有回应,就给予果汁。通过反复做这实验,记录猴脑视丘内侧单一细胞的活动,结果发现无论回应正确与否,只有出现熟悉的刺激时,细胞的活跃程度才开始上升,然后找到了在第一次刺激时没有反应的细胞。这就证明了在下视丘确实存在与再次确认有关的细胞。

“不过,与记忆最有关系的部位是显叶和海马回。这就是说,下视丘、显叶和海马回左右着包括人在内的动物行为。就人类而言,已有实验确认,当用电流刺激显叶,就会出现不可思议的回应。对癫痫患者做脑部手术时,在显叶安装电极,然后予以电流刺激,结果在患者的脑际,会浮现昔日见过的风景和旧情人的身影。这与前面的情况正好相反,视觉影像实际上并不存在,但透过电流刺激却能在脑际浮现影像。具体来说,对显叶外侧部三十八号区域予以刺激,癫痫患者说‘见到了童年时代女友的脸’;刺激十九号区域,他说‘见到了以前见过的风景’。此外,也有患者的耳边响起过去听过的音乐,更有患者惊呼‘眼前有人打架’或‘有小偷’。总之,往昔的人生体验一一回到眼前。当然,我们不一定认为三十八号和十九号区域存在着那种记忆的储藏库,但起码是从与其有联络的某处取出这些记忆。总之,只要刺激显叶,就能引起视觉和听觉的记忆,这已经是确定无疑的了。

“再者,对大脑皮质的刺激不一定非电流不可,或许还存在其他的方法,譬如利用药物。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许多影响心智的药物,举例来说,酒和烟就是这类药物。此外,生长于黑麦或其他谷物的麦角菌,据说能带来一种精神病者的酩酊感;咀嚼* 叶,可去除疲劳、带来陶醉感等。最近数十年来,人类已成功地从这些受到禁止的分泌液中分离出纯粹成分。例如从罂粟果实的分泌液(即* 中)分离出* ,从* 叶中抽取出* 硷,从角麦菌中* 出LSD-25。此外,又从麻黄中分离出* ,利用它可以合成化学结构相似的兴奋剂甲* 。以上这些都是能够直接刺激大脑的化学物质。利用这些化学物质,一种刺激侧脑联合区城,另一种刺激海马回,还有一种刺激下视丘,或许能在人心中唤起错误的认识。不,应该说唤起笛卡尔或荣格的培养脑之梦。”

教授难以令人明白的长篇大论暂告结束,我连十分之一都没听懂。

“那么教授,你认为这篇文章是在某种药物作用下写出来的?”御手洗问道。

“至于LSD-25与甲* 透过怎样的途径对脑的哪一部分起作用,目前还没搞清楚,所以暂时不能做具体的说明。但我们既然已明显地看到‘知’的部分产生变化,那么无视药物作用的可能性就不是做学问的态度了。所以我暂时的结论是,假如他不是经常服用兴奋剂的人,必定是先天性甲状腺异常者——因为若非动过非常大的手术,甲状腺不可能受到后天性伤害。”

“也就是说,接下来只要对这篇文章仔细检查,就能判断陶太是不是兴奋剂的倚赖者了吧?”

“按照我的论述,应该是这样。”

“教授刚才限定于甲状腺异常,但在* 体受到损伤的病例中,也会引起相似的现象吧?”

“确实如此。* * 于下视丘后侧,离杏仁体和海马回很近。不过,在* 体受损的病例中,大多会伴随失忆的情况。”

“所以你才会认为文章中有许多编造出来的假话。”

“不过,陶太患的似乎是逆向性健忘症,他并没有出现弄不清今天是何时或自己身在何处这类时间和空间上的失忆现象。”

“是的。”御手洗点点头。

“所以我觉得利用形态疗法的手段或荣格的解析手法来阐明因药物或杏仁体病变引起患者幻觉的各种模型,进而了解他的心理状况应该是有效的。这种方法也被叫做‘自由画’,属于生物反馈疗法的范畴,是让自己意识到自己患有疾病,例如让身心俱疲的患者描绘自己身体的图画。我所知的病例中就有这种例子。有一名‘歪脖子’患者(即脖子扭向一边),她总是画出脖子歪曲的人体画。但有趣的是,歪曲的地方还用又黑又粗的线条勾勒出来。医生耐心地与该名患者对话,问她这线条是怎么回事。她说自己性格倔犟,粗线代表铁棒。有一次,她突然又说铁棒就是父亲。从那时起,她开始意识到铁棒代表她父亲,自己之所以变成歪脖子,是因为和父亲之间的关系不好造成的,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病例。我的介绍可能过分简略,当然这名患者还画了许多图画。但我的医生朋友独具慧眼,挑了这张画进行分析。

“另一个病例是,某名因患不孕症而感到烦恼的女性,画了一张有宽大* 和小心脏的人体图。医生一边看画一边与患者对话,问说要不要检查一下她的心脏。患者说我的心脏已经冰冷了。几经诱导,患者说出心脏变冷的原因——原来她与丈夫的关系长期处于低潮,最后确诊这就是不孕的原因。此外还有这样的例子:有一幅图画把头部画成球状,像太空人的头盔,头里面还有阶梯。这是对他人恐惧症患者画的,患者说要沿着阶梯从头顶上出去。其实这是患者对他人恐惧症已被治愈的自觉症状表现,即在不知不觉中透露了自己的病况。

“用这样的思考方法来分析这篇文章,我首先想到的是闯入房间的强盗。此人用长筒丝袜套在头上,丝袜里还戴上面罩,这是非常令人感兴趣的地方。如此怪异的打扮说明了什么?我还是认为陶太本人患了自闭症或对他人恐惧症,表达了想把自己闭锁在自己内心世界中的愿望。急救医院里的医生(即患者眼中恐怖的对象)对患者视而不见的情节,更最清楚地表现了这种愿望。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自己的化身以强盗的姿态出现……不知御手洗君是怎么想的?”

“啊?”御手洗交抱手臂,抬起低下的头,好像陷入沉思之中,有点心不在焉的样子。

“你刚才有没有在听我讲话?那强盗为什么要在长筒丝袜下再戴上面罩,作如此古怪的打扮……”

“啊,那是因为他是陶太的父亲呀!”御手洗稍显烦燥地说道。

“父亲?你是说这是陶太父亲的投影吗?嗯?”

“不,强盗就是陶太的父亲,而不是什么投影。父亲对于仅仅用长筒丝袜套头感到不放心,毕竟对方是自己的儿子呀!他害怕暴露自己的身份。除了容貌,还有声音。戴上面罩是希望隐蔽声音,声音变得闷声闷气,就不容易被陶太察觉。”

“哦,是吗?身份暴露是什么意思?”

“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啊,教授。是陶太的父亲旭屋架十郎打扮成强盗,闯入儿子的房间的。”

“我不明白你话中的意思。是不是指陶太本人在无意识中有这样的想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