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秋璃点头,随即换了个话题:“对了,还有两天就除夕了,反正水龙湾那边也没什么人,要不你今年就上我家过春节吧。”
最后,她还不忘补了一句:“当然,这是我爸妈的意思。”
李随风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算了,你帮我谢谢你爸妈的好意,还是跟去年一样,在家待几天我回去找你的,到时候顺带给你个惊喜。”
原本有些失望的安秋璃,听到有好处,便立马笑了起来:“行,那我到时候等你。”
至于什么惊喜她没问,她要保持着这种期待感等着对方来找他。
等电视上的偶像剧播放到片尾,安秋璃便转头又问。
“那你这次回来待多久,应该短时间内不用再出国了吧?”
李随风摇了摇头:“就待一个月,电影目前只是刚完成拍摄,后面一大堆素材等着我剪辑,特效那些我也得盯着,给指导意见,还有配乐这些,也都需要我亲力亲为。”
虽然安皓之给他找了世界最顶级的科幻特效团队,但李随风也不可能完全放手让他们自己做。
毕竟特效这个东西,就是个工具,用的好,那就是顶级特效,用的不好,那就是五毛特效。
这就是国内大电影在特效方面总是被诟病的原因。
是我们用的特效团队不如国外吗?当然不是,在这方面,随着行业发展,特效制作上夏国的水平早已跟世界持平。
那为什么我们的特效看着就是不如国外的呢?难道是崇洋* 的心理作祟?
这方面的原因也有,但只占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归根结底还是国内那群老导演的问题。
拍人文方面,国内的老导演,大导演还是很有一套的。
但拍大制作大特效就跟国外差的多了。
一方面是国外在特效制作方面起步地早,很多导演从年轻地时候就开始学习和运用了。
等国内这方面有了发展以后,很多大导演其实早就成名了,但他们并没有选择去学习这种新东西,而是选择待在自己的舒适区。
等他们后知后觉以后,人都老了,那就更没了学习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