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的空调突然发出嗡鸣,陈峰盯着物证科报告上“齿轮残片编号:07”的字样,后知后觉发现赵永年的办公室背景音里,竟混着若有若无的救护车鸣笛——和李明坠楼当晚,他在现场听到的鸣笛节奏完全一致。
“赵老板对现场细节很熟悉?”他摸向腰间的录音笔,却发现开关不知何时被拨到了关闭档。
“毕竟是送老李最后一程的人。”赵永年的声音突然温柔起来,“陈警官,您注意过老李办公室的台历吗?他在‘4月15日’那页画了七个齿轮,最后一个齿轮中间,写着您的名字。”
电话突然断线,陈峰猛地翻开李明的台历——确实在4月15日那页,七个齿轮首尾相连,最后一个齿轮的齿纹间,用红笔描着“陈”字的起笔。而此刻,他口袋里的硬币正隔着布料发烫,齿轮纹边缘渗出的荧光,在台历上投下七个重叠的阴影,像极了赵永年刚才提到的“老兄弟”。
巷尾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陈峰举着强光手电转过街角时,只看到地上散落的七瓣兰花,花瓣尖端的荧光在手电光束里格外刺眼,像极了李明坠楼那晚,现场监控里一闪而过的诡异光点。而在更远的黑暗中,金属齿轮相互咬合的咔嗒声,正顺着夜风,朝城市北郊的废旧齿轮厂方向蔓延而去。
陈峰的指尖刚触到台历上的红笔痕迹,桌角的机械钟突然发出异常的咔嗒声——指针本应指向四点十七分,此刻却逆时针倒转,齿轮咬合的脆响里混着纸张撕裂的轻响。他猛地抬头,李明的遗像不知何时倾斜,玻璃镜框上凝着细密的水雾,像是有人隔着低温哈气留下的痕迹。
口袋里的硬币“当啷”掉在地上,滚向文件柜底部。陈峰弯腰捡拾时,瞥见柜子最下层的缝隙里卡着半张照片——是李明葬礼那天的合影,赵永年搭在他肩上的右手袖口滑落,露出手腕内侧新结的痂,形状与三个月前监控里“殉职”现场出现的齿轮疤痕完全一致。
手机突然弹出陌生号码的短信,只有一行乱码:7?→齿轮厂下水道3-17,您的手表停转前还有120分钟。他摸向李明遗物中的机械表残片,表盘内圈的齿轮竟在掌心轻轻震动,仿佛在呼应短信里的倒计时。而当视线扫过桌案上七瓣兰花的荧光投影时,那些重叠的齿轮阴影正逐渐拼合成北环废旧齿轮厂的卫星地图轮廓,中心红点标记的位置,正是短信里提到的“3-17”排水口。
窗外传来玻璃破碎的脆响。陈峰冲至窗前,只见楼下绿化带里,那个戴N95口罩的男人正蹲在路灯阴影里,指尖捏着半片带编号“07”的齿轮残片——和李明坠楼现场找到的残片一模一样。男人抬头望向窗口,口罩上方的双眼闪过冷光,掌心翻转间,残片折射的月光在墙面投出七个晃动的齿轮影,最后一个影子的中心,清晰映出陈峰持枪的剪影。
当啷——
机械钟的齿轮突然崩裂,金属碎片划过台历,在“陈峰”二字上划出深长的划痕。陈峰摸向腰间配枪,却发现枪套搭扣不知何时被解开,而办公桌上,那枚刻着“2019”的硬币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锈,齿轮纹路间渗出的荧光液,正沿着木纹蜿蜒成“倒计时”三个字的笔画。
巷尾传来救护车由远及近的鸣笛,和李明坠楼那晚的频率分毫不差。陈峰抓起外套冲向门口,忽然后颈一凉,墙角监控摄像头的指示灯不知何时转为红色,镜头轻微转动,对准了他此刻急促起伏的后背——而在监控室的屏幕后,赵永年正将第二枚齿轮状钥匙* 保险柜,柜门打开的瞬间,七张泛黄的照片散落出来,每张照片角落都标着年份,最近一张的拍摄日期是2025年4月18日,画面中心,正是陈峰此刻握枪的手。